常州市構建"天空地水"立體監測體系 智慧賦能河湖管理現代化 |
發布日期:2025-04-16 來源:河長制處 |
近年來,常州市深入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思路,構建“天空地水”四位一體的河湖監測感知體系。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巡航、地面巡查、水文監測的立體化協同作戰,實現河湖管理從傳統人工模式向智慧化監管的跨越。 天基監測繪就數字底板 運用天地圖底圖、高分遙感影像和GIS技術,完成全市2354條河道、4個湖泊、134座水庫和重點塘壩、805個塘壩、23477個村塘以及12余萬個水體的空間數據采集,首次建成全域覆蓋的“河湖一張圖”。集成行政區劃、電子地圖、河湖基礎參數等,為無人機航線規劃、人工巡查定位、河道信息查詢等河湖管理提供基礎底板支撐。 空域組網破解監管難題 在常州市4372平方公里市域版圖上空,61座智能機庫、2個移動基站編織成全省覆蓋面最廣的無人機作業網絡。巡查機組搭載紅外熱成像儀,可智能標記疑似排污口點位,成功破解隱蔽排口識別、夜間暗管偷排等盲點。使用“AI初判+人工核驗+專業復核”三級機制研判河湖問題,通過河長制信息平臺觸發市、縣兩級河長辦聯動響應,實現系統智能自動派單,達到河湖問題全過程管理。 地面巡查織密防控網絡 引入第三方專業巡查單位開展季度全域“體檢”,2025年以來,排查發現水面漂浮物、岸坡垃圾等8大類695項疑似問題。做到定位精準、描述詳實、照片清晰,形成發現、派單、處置、反饋全過程數字化閉環,讓“鐵腳板”巡查工作發揮最大效能。 水文監測筑牢生態屏障 對常州市29條出入境河道,太湖、滆湖、長蕩湖以及77條出入湖河道和53條重點關注河道開展常態化、精細化水資源質量監測工作,實現重點區域全覆蓋。監測內容涵蓋流量、氨氮、高錳酸鹽指數、溶解氧等指標,每月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編制常州市河湖水資源質量監測評價報告,為河湖精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未來,常州市將進一步加快構建“天空地水”一體化河湖動態監測體系,以新質生產力實現河湖智慧監管,推動河湖管理能力現代化,讓更多幸福河湖成為美麗常州最生動的生態注腳。 |
主辦單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龍城大道1280號3號樓B座503室
電話:0519-85682180 網站地圖
技術支持電話: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網站支持IPV6 推薦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