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夜在线神马视频,www.hh99,人成午夜欧美大片免费视频,国产精品成熟老妇女

退出長者模式
水利環保建設城管部門協力五項措施加強市河長效管理
發布日期:2007-06-01  來源:本站原創

    市區河道水環境整治作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2006年3月1日市政府召開全市動員大會,正式啟動“清水工程”方案,按照“水利治理、建設截污、環保控污”的分工和部門職責,采取“六個統一”,即“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審批、統一監理、統一投資”和分級實施、上下聯動的方法組織實施。2006年,對23條市區河道進行了整治,分別為:武進小區內河、木排河、顧家塘、鎖橋河、張家浜、白家浜、白蕩浜、大紅旗浜、西市河、紅梅新村內河、龍游河麗華一村段、蔣家浜、葉家浜、陳儲河等,累計完成投資2.2億元。2007年,繼續對市區19條河浜進行整治,計劃投入資金2.3億元。同時,為了確保城市河道水質和環境的長期改善,水利、建設、環保、城管等相關部門協力共促,切實在鞏固市河水環境整治成效,落實長效管理上下功夫。


    一是狠抓污染源頭治理,加快污水截流工程推進速度。污水截流工程是實施水環境綜合整治,實現市河水質變清的關鍵工程。建設部門將結合城區實際,加快污水接管、雨污分流工程建設,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千方百計提高污水處理能力。2006年已實施完成了后塘河、十字河等8條河道的沿河截污工作。2007年,三井河、西涵洞河及毛龍河等10條河全面截污,2008年年底,實現劉塘浜、張家浜、陳儲河、龍游河全線截污的目標。


   二是狠抓水源調度,加大水利專項治理力度。流水不腐,水利部門將根據每條河道不同治理方案,因地制宜,一河一策,繼續采取河道清淤護岸,閘站建設,水系溝通等措施,加快工程建設。2007年完成童子河北段、北童子河、海石口河、西十字浜、盛家浜、徐家浜、小倉浜、皇糧浜、會館浜、鳳凰浜及前浪浜,北塘河城區段等19條河浜的水利治理任務,通過清淤筑堤、綠化護岸、水系溝通、建站設閘等措施,使河道調水換水條件更趨完備,進一步提高河浜的防洪除澇標準,改善河道水環境。


   三是狠抓污染排放控制,加強對排污單位的監督管理。嚴格控制企業達標排放,實行排污總量控制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前提。環保部門將針對河道沿線企業及排污口的不同情況,加大排污企業限期治理力度,2006年完成了67家單位的限期治污;2007年新增58家單位實現限期治污,全年計劃削減COD150噸,進一步減少污染源排放總量。


   四是狠抓管理措施的落實,進一步建立健全河道長效管理機制。清水工程的長效管護是城市環境綜合管理長效機制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切實加強對河道的長效管理,按照“分級管理和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建立機制,明確職責,市區聯動,加強考核。 水利部門,在市河長效管理上切實落實好三大措施:搞好兩項普查。按照長效管理的要求,市水利局自2006年6月下旬起,組織力量相繼開展了兩項普查:一是對主城區(138平方公里)范圍的河道、水塘現狀普查,二是對市區已建閘站普查,通過普查,基本摸清市區三級河道、水塘及閘站(長度、寬度、水面積、暢通)等情況,根據普查結果,繪制電子圖表,制作常州市中心區河道閘站位置調水情況版圖,市、區按河道等級分別進行管理。


   建立三支隊伍。一是河道保潔隊伍。對由市局直接管理的22條城市河道的衛生保潔,全面推行社會化管理,目前中心區河道已全數實現10小時不間斷保潔。二是長效管理督查隊伍。成立專項督查組。負責對上述河塘進行全面巡查,重點檢查河塘水面、水質、岸坡護欄及岸邊維護情況,并及時將巡查情況反饋給河道管理處。三是河道岸坡垃圾突擊隊伍,負責河道死角、保潔船難行之地、岸坡地帶垃圾的清理。


   落實四大機制。一是工作管理機制。成立河道長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將長效管理納入對處室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二是市河換水機制。根據每條河道水體指標數值,確定換水頻率。一般區域河道換水頻率為3天一換,重點區域、城市中心區河道為2天一換。枯水季節還將延長換水時間、增加換水頻率,實施應急換水。三是漂浮物打撈機制。對直管的22條、48公里河段,分為29個保潔標段,實行社會化招標管理。日清除水面垃圾量約25噸,岸坡垃圾量約10噸。四是河道打撈保潔考核機制。制訂《常州市河道管理處市管河道衛生保潔工作目標考核辦法》,明確五項考核標準:水面,基本無漂浮物;岸坡,基本無零星雜物;水質,水色不發黑;護欄,保持完整;河岸,要求不出現亂搭亂建現象。


   環保部門,作為市河變清的牽頭責任單位,根據國家水污染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加強污染源排放監管。對近期無法接管和即將搬遷尚未搬遷的企業,加大現場巡查頻次和力度,嚴格查處偷排、漏排行為。對面廣量大的小餐飲、摩修、洗車站等面源污染,加大整頓力度,嚴格禁止居民陽臺污水進入雨水管道,杜絕污水未經處理就近排入雨水管網的行為。


   建設部門,在抓好10條河道截流工程的同時,將切實做好老居民小區、自然村的截污整治和已整治河道的后評價工作,進一步擴大城市污水管網覆蓋率,加強日常運行管理,提高截污工程利用率,確保截污工程效益的充分發揮。


    城管部門,按照城市長效綜合考評委員會確定的考核標準,切實履行督查職能,加大考評,強化督查,督促相關單位抓好企業污水治理設施正常運轉,有效制止偷排、漏排污水行為,及時清理河面漂浮物,清運岸坡垃圾,部門協同,合力推進,確保河道長效管理的各項措施切實落到實處。


    五是狠抓水環境保護的宣傳,大力營造全民參與的氛圍。圍繞“市民參與,變清市河;市河水清,造福市民”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政府引導、社會資助、民間團體管理等水環境保護和管理新模式。強化輿論監督和公眾監督,通過專題簡報、網站信息等形式,定期發布水質情況及整治工作進展情況,讓廣大市民都來關心、重視水環境整治及管理,營造水環境管理的良好氛圍,鞏固提高河道長效管理效能。


 

主辦單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龍城大道1280號3號樓B座503室

電話:0519-85682180   網站地圖

技術支持電話: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網站支持IPV6   推薦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瀏覽器

蘇公網安備32041102000483號

  網站標識碼:3204000005

蘇ICP備050036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