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健全和完善市級機關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和《關于開展“創優環境興常州、改進服務促發展”專項行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大力推進我局機關的作風建設,提高機關服務工作水平,推進全面創新、加快有效投入、統籌城鄉建設、突出富民和諧的工作重點,經研究決定,開展以“創優環境興常州、改進服務促發展”為主題的機關作風建設專項行動。為確保行動扎實有序進行,結合工作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作風建設專項行動以建設“法制、誠信、效率、雙贏”的服務型政府為目標,緊緊圍繞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主題,從重點解決基層和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入手,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轉變機關工作方式,改進機關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建設“為民、務實、清廉”的人民滿意的水行政機關和廉潔水利的行業形象。
二、主要措施
專項行動要圍繞全面貫徹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創優發展環境五項規定》的精神,以整改落實“放、減、控、改、創”五個方面為重點。“放”,即放權,就是要圍繞提高效率、服務基層,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則精神,把應當下放的全線真正放到位;“減”,即減負,就是要減輕企業負擔,把市委、市政府有關取消和按下限標準收費的規定落實到位;“控”,即控檢,就是要按照“寧靜生產日”制度的要求,嚴格控制對企業的各類檢查;“改”,即整改,就是要把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在機關作風、行政審批、服務質量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整改到位;“創”,即創新,就是要進一步創新服務理念、運行機制和工作方式,優化流程、減少環節、縮短時限、提高效率。
一要強化服務意識,積極轉變機關工作職能。從行政審批型機關向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型機關轉變,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客觀要求。在推進機關作風建設過程中,要把轉變機關工作職能、創新機關管理方式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在建設法制型、責任型、服務型政府上下工夫。水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水行政機關的任務就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水利服務,責任就是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水安全、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水行政機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牢固確立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意識,緊緊圍繞“兩個率先、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積極拓展水利服務領域,不斷創新水利服務手段,提升水利服務能力,努力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水利公共服務產品,使我市水行政機關真正成為推動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的模范機關,人民群眾滿意機關。
二要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切實轉變機關領導方式。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切實轉變機關領導方式,必須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1)要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減少行政審批層級,簡化行政審批環節,提高行政審批效率。(2)要大力推進依法行政。按照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全面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強化對行政執法行為的監督,嚴格行政執法責任制度和過錯追究制度。(3)要積極實行政務公開。對行政機關的職權、行政執法的依據、過程和結果要依法予以公開,要從行政審批事項、水利項目計劃、水費和水資源費征收、農村水利籌資和使用等基層最為關心、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入手,建立向社會公開制度,實行陽光操作,接受社會監督。
三要在解決突出問題上見成效,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加強機關作風建設,要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與人民群眾利益關系最直接的突出問題上下工夫,集中精力為群眾辦實事,為發展辦實事。今年,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部署對水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水利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承擔著重要的任務,水行政機關和各部門都要在全面做好水利各項工作的基礎上,把積極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一項重大任務,認真規劃,精心組織,突出重點,扎實推進。全面實施農村村組河道疏浚,加強農村河網建設,達到疏浚水系、增強引排能力、整治村莊環境、改善河網水質的整治目標;積極服務“萬人幫萬戶”扶貧工程,重點支持經濟薄弱地區水利建設。要把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轉變機關作風、加強行風建設的主要實踐活動,制訂具體實施方案,落實工作目標,建立工作責任制,定期組織檢查督促,務求取得明顯成效。
四要弘揚“獻身、負責、求實”精神,切實加強水利行風建設。機關作風與行風建設密切相關,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水行政機關必須把加強作風建設與加強行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在認真查找機關作風方面問題的同時,也要一并查找行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在提出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措施的同時,也要提出加強行風建設的舉措。要加強“獻身、負責、求實”水利行業精神教育,深入開展“樹立水利行業新形象,建設人民滿意好行風”的創建活動,確保水利系統“工程安全、干部安全、資金安全”,不斷提升廉潔水利的良好社會形象。
三、實施步驟
專項行動按照五個階段推進實施:
第一階段:加強學習,更新觀念(3月上旬)
按照市級機關作風建設暨“創優環境興常州、改進服務促發展”動員大會精神,開展學習動員。學習內容以市領導在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創優發展環境的有關文件為重點,在學習中,要聯系實際,深化認識,指導實踐。同時還要圍繞依法行政的要求,組織學習《行政許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通過學習動員,強化“五個意識”,確立“五個觀念”:一是強化發展意識,確立大局觀念。進一步深化發展是第一要務的認識,在全市加快發展的全局中找準定位,盡責到位,爭先進位。二是強化責任意識,確立效率觀念。面對激烈的競爭態勢,既要有不進則退、慢進也退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更要有只爭朝夕、勇創新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形成“效率第一”的工作理念和“馬上辦、辦上馬”的工作格局。三是強化創新意識,確立服務觀念。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破除僵化觀念,改革陳規陋習,營造“發展第一、服務至上”的濃厚氛圍,努力打造高效率、優服務政府。四是強化誠信意識,確立法制觀念。確立依法行政、誠信理政的行為規范和服務準則,營造誠信、公開的政務環境和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五是強化公仆意識,確立群眾觀念。牢固確立資政為民的宗旨,堅持廉潔勤政,大力弘揚“為民、務實、清廉”的機關作風,著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常州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階段:面向社會,征求意見(3月下旬)
圍繞“五項規定”和“放、減、控、改、創”五個方面的要求,廣開言路,采用召開座談會、開辟網上征詢專欄、發放征求意見表、走訪基層群眾等形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本單位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階段:梳理問題,開門整改(4月份)
針對社會各界反映的意見和問題,進行認真梳理和剖析,對照“五項規定”和“放、減、控、改、創”的要求,研究整改方案,明確整改責任,制訂整改計劃,落實整改措施。要形成主要領導親自組織,分管領導抓好落實的整改機制,并將整改方案在征求服務對象意見后,報市級機關作風建設辦公室,經審核同意后組織實施。
第四階段:公開評議,社會監督(10月份)
要將整改方案、整改措施、整改成效通過一定形式向社會公示,接受公開評議和社會監督。通過社會綜合評議、監督員評議、組織考核評議等形式,進一步聽取意見和建議,促進整改。
第五階段:總結提高,建立機制(12月份)
要認真總結新做法、新經驗,按照《關于健全和完善市級機關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的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建立長效機制,常抓不懈,避免發生反彈現象。
四、組織領導
1、成立機構,強化領導。要把機關作風建設放到全年工作的突出位置,貫徹到水利改革發展的各項實際工作中去,做到水利建設管理工作與機關作風建設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考核。成立局機關作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馬乃強同志,副組長為蔣元初同志,局辦公室負責專項行動日常工作。
2、精心組織,強力推進。要把專項行動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改善投資軟環境的重要舉措,列為全年工作的重點之一,主要領導親自抓,做好行動有方案,落實有措施,整改有力度,工作有成效。在專項行動中,尤其是要突出解決好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等問題。同時,要把機關作風建設、創優發展環境的工作與機關評先評優掛鉤,與干部的年度考核掛鉤,與部門和個人的獎金掛鉤。對在專項行動工作中措施不力、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的行為要進行通報,對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3、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緊緊圍繞專項行動的各項要求,制訂宣傳計劃,通過多種宣傳渠道,利用多種宣傳工具,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積極塑造常州水利勤勉務實、清正廉潔的行業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