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始終抓住“一把手”負責制不放松。強化安全生產領導,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實行行政領導“一把手”負責制,上行下效、上情下達,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汛抗旱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堅持“責任第一,第一責任”的原則,防汛抗旱和水利安全生產問責從“第一人”抓起,水利安全事故查處從“第一人”抓起。
二是始終抓住“時間第一”責任制不放松。做到險情隱患在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落實、第一時間消除,杜絕等待觀望和麻痹消極的思想。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水行政違法案件查處從第一例抓起,杜絕受行政干擾或人情因素影響,杜絕推諉扯皮或“隔靴搔癢”現象發生。
三是始終抓住“安全第一”生產制不放松。堅持“安全生產要依靠安全科學技術,安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以超前的憂患意識、一流的管理水平和先進的科技手段,確保防汛物資按時定點儲足儲好;水庫、大壩、水電站等各類水利工程巡查到位,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到位;加強水利工程除險加固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大至建筑材料的質量達標,小至工程周邊安全防護網、安全警示牌的設立;施工人員佩戴安全帽,持證上崗。
四是始終抓住“一票否決制”不放松。將落實水利安全生產責任制納入各級領導和各部門年度考核目標,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并從“第一票”開始抓起。加強水利安全生產制度建設,建立安全生產投入機制,做好水利安全生產專項技術措施方案編報工作,建立特種設備、爆炸物品等安全監管制度,建立水利安全管理檔案制度,推行重點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公示制度,不斷提高水利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五是始終抓住“隱患預防第一”監管制不放松。采取抽查、巡查、督查等形式突出水利重點領域與部位的安全隱患排查,強化重點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全時段、全過程和全員安全監管,做好水庫大壩、農村機電排灌等長效管理。加強水利安全生產責任考核,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加大水利安全生產事故督查與責任追究力度,把握好水利“安全閥門”,不斷提升水利安全監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