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抗洪搶險和防臺最新情況(至7月8日)
一、雨情和臺風情況
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強臺風級)的中心已于今天(8日)下午2點40分前后由我國臺灣省臺南縣移入臺灣海峽,下午5點鐘其中心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南偏東方大約215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緯23.3度、東經119.8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5m/s),中心最低氣壓為950百帕,7級風圈半徑250~280公里,10級風圈半徑80~100公里,12級風圈半徑50公里。
預計,“尼伯特”將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將于9日中午前后在福建龍海到福清一帶沿海再次登陸(33~40m/s,12~13級,臺風級),之后穿過福建,轉向偏北到北偏東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據市氣象部預報,“尼伯特”9日后期~11日可能對我市產生風雨影響。
二、水情
至8日17時,宜溧漕河溧陽站、大溪水庫站、長蕩湖王母觀站、滆湖坊前站等4個站點仍超歷史最高水位。
大運河常州站水位5.49米,超警戒1.19米,較8時(5.72米)下降0.23米。
丹金漕河金壇站水位6.23米,超警戒1.23米,較8時(6.31米)下降0.08米。
宜溧漕河溧陽站水位6.03米,超警戒1.53米,超歷史最高水位(6.00米)0.03米,較8時(6.10米)下降0.07米。
滆湖水位5.65米,超警戒1.65米,超歷史最高水位(5.43米)0.22米,較8時(5.69米)下降0.04米。太湖平均水位4.86米,超警戒1.06米,與8時(4.86米)持平。
沙河水庫水位20.86米,低于汛控水位0.14米;大溪水庫水位13.29米,超歷史最高水位(12.83米)0.46米;前宋、塘馬水庫水位19.51米、10.53米,分別超汛控水位0.01米、0.03米。沙河、大溪、前宋仍在泄洪。為應對第1號臺風,溧陽市小(1)型水庫預降了水位。
三、汛情、險情和災情
截至8日18時,受災人口26.10萬人,緊急轉移5.9萬人,住宅受淹4.78萬戶,倒塌房屋672間,農作物受災118萬畝,停產企業813家,公路中斷121條次,搶排排除澇水7.5億方。暫未接到直接因災死亡報告。
四、行動情況
(一)工作部署
(1)8日上午8時許,市委書記閻立、市長費高云、副書記戴源、副市長張耀鋼來到市防指,聽取防汛防臺風情況匯報,要求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嚴格落實責任制,務必做好各項防御工作。隨后,閻立一行赴武進區受災較重的前黃鎮、湟里鎮督促指導抗洪搶險和防臺抗臺工作。副市長、武進區委書記史志軍陪同察看。
(2)7月8日上午,省長石泰峰召開防御第1號臺風“尼伯特”緊急會議,市長費高云參加。會后,費高云立即主持召開會議,貫徹落實石泰峰省長講話和會議精神,對做好當前抗洪搶險和防御臺風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市委副書記戴源,副市長、市防指指揮張耀鋼,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各轄市(區)防指負責人和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二)轄市(區)行動
(1)溧陽市險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沒有出現新的險情,現正在對別橋鎮扁擔河沿線圩堤險工進行緊急加固。
(2)金壇區溫草圩8日下午已完成封堵;東風圩在完成封堵的基礎上,8日下午開始向外排水。
(3)7日晚,武進區委書記史志軍、區長戴士福主持召開專題研會議,研究部署抗洪搶險、防臺抗臺工作。湟里鎮繼續對生產河堤防、東安集鎮圩進行加高加固,并增設排澇設備,力爭兩天內排除東安集鎮內澇水。
(4)新北區8日上午召開防臺抗臺動員大會,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陳正春要求落實責任、備足物資、全面巡查,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把災害損失降至最低。
(5)7日晚,天寧區巡查發現北市河西岸道路(勤儉村至王家村段)嚴重塌方,長約70米,威脅附近民房安全。區委書記宋建偉、副區長岳軍隨即趕赴現場查看險情,要求及時轉移人員,采取應急措施,封鎖塌方道路,24小時巡查,并抓緊編制除險加固工程實施方案。
8日上午8時,常州市委副書記戴源、副市長張耀鋼,以及天寧區區長許小波、副區長岳軍再次查看現場,研究部署疏散群眾、搶險施工等事宜。目前,44戶居民已全部轉移,并采取了應急措施。隨后,戴源、張耀鋼一行又赴鐘樓閘慰問。
(三)部門行動
(1)8日晨,市糧食局第四次召開緊急會議,對“保糧”和防臺抗臺工作作出安排,并再次組織工作組赴金壇區對受災糧庫進行現場指導。
(2)市園林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關于防御第1號臺風“尼伯特”指示精神,立即召開專題會議,明確了五方面防御重點,全面落實應急物資、搶險隊伍。
(3)據市減災委辦公室簡報,目前,我市已設立安置點95個,7日晚上安置6654人,8日白天有6696人。
(4)8日,市環保局組織開展專項巡查,預防災區發生環境污染,共計出動56人次,巡查企業86家。
(四)工程調度運行
(1)省防指8日上午發布調度指令,決定鐘樓閘部分開啟,逐步加大開啟寬度,8日15時前開啟寬度達到4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