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于泰山。今年6月是全國第20個安全生產月,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中央、省、市的重要決策部署,圍繞“落實安全責任,推動安全發展”的主題,我局繼續深化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嚴格遵守“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方針,突出強化責任落實、源頭管控、治理實效,夯實全市水利安全生產基礎,保持我市水利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向好發展。
一、立足政治站位,強化底線思維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總書記強調,發展必須以人為本、以民為本。我們水利工作者必須要有強烈的擔當意識,以鮮明的政治站位,擔負為人民群眾負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大力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發展”,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強化底線思維,切實把安全生產擺在水利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從嚴從實推進水利行業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管等安全生產工作,牢牢守住安全生產這條紅線,真正把安全作為發展的前提、基礎和保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立足責任落實,強化體系建設
全面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原則,真正把責任落實到每項工作、每個崗位、每個環節。嚴格落實監管責任,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要求,把責任向上落實到主要領導,向下落實到具體崗位、具體人員,強化綜合監管與專業監管相結合的水利安全生產監管機制,做好監管不漏不缺,有始有終。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水利生產經營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是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必須按照《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重點事項清單》,真正從制度約束、經費投入、技術保障、生產管理、安全意識等方面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實現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
三、立足源頭管控,強化雙制執行
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堅持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安全生產重在防范嚴于管控,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導則(試行)》《水利水電工程(水庫、水閘)運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導則(試行)》切實開展在建水利工程和水庫、塘壩、城防等運管工程安全管理,形成動態危險源管理,建立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機制;建立隱患排查常態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隱患整改,通過專項檢查、汛前檢查督查、回頭看等方式,開展專項隱患排查,突出隱患臺賬管理,確保水利設施安全度汛和供水污水設施安全運行。
四、立足治理實效,強化多措并舉
水利安全生產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要著眼最不利情況,堅持底線思維,最大限度地發揮能動性,抓好風險防控,突出安全實效。一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開展“安全監管+信息化”探索,將新技術、新手段、新力量服務到水利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中。二是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全面提升水利行業安全生產管理能力,夯實安全生產基礎。三是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深化梯隊培養和培訓教育,做到資金有保障、技術有支撐、隊伍有梯隊、監管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