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第20個“安全生產月”來臨之際,按照上級部署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市河湖處緊緊圍繞“落實安全責任、推動安全發展”活動主題,以防汛物資儲備倉庫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全面落實并強化全處安全生產工作。
一、增強思想認識,提升安全意識。
(一)深入學習,強化認識。認真學習并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就安全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增強干部職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意識,用行動踐行“抓好安全生產、實現安全發展”的安全理念。同時,嚴格對照《江蘇省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管理辦法(試行)》(蘇水規〔2016〕2號)中的各項規定要求,認真組織學習,發現管理不足,從而推進各項創建工作。
(二)全面對標,增強效能。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學習先進、對標找差,取所長、補所短,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意識,全面增強建設效能。今年來,先后赴江蘇省水利防汛物資儲備中心徐州分中心及我市武進區防汛倉庫參觀學習,有效增強了創建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安全意識。同時,通過邀請專家現場指導以及和先進單位交流培訓,進一步查找差距與不足,不斷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三)明確責任,提升意識。進一步明確主體責任,全面提升安全生產意識形態。成立市河湖處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級安全人員“一崗雙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同時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明確安全管理目標,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和獎懲措施,形成“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目標到位、責任到人”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
二、加大風險防控,落實安全舉措。
(一)全面梳理,消除隱患。積極開展“安全隱患隨手拍”活動,通過全員參與的方式,查找和發現管理中及管理現場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對綜合檢查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安全隱患,逐項對照積極落實各項管控和整改措施,切實認真抓好整改,并舉一反三,著力部署進行“回頭看、再梳理”,切實做到安全生產工作全覆蓋無死角零隱患。
(二)未雨綢繆,安全防控。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決“查細、查早、查小”,先后組織開展多次有針對性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對于查找出的問題和不足,目前已安排專業機構先后進行倉庫庫房安全鑒定和防雷檢測。同時,主動咨詢環境、消防等相關部門,通過落實各項專業鑒定檢測,進一步強化各項薄弱環節,達到精細化管理標準。
(三)強化宣教,筑牢防線。通過組織“安全競賽、專題講座、事故演練、參與應急預案編制”等多種方式,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全面提升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操作技能和事故預防、保護、處置能力,打造一支操作熟練、快速高效、技術過硬的專業安全隊伍,切實提升安全生產能力水平,確保從源頭上遏制各類事故發生。
三、強化保障措施,促進長效管理。
(一)進一步完善制度化管理。對照現有建設標準,圍繞“管用、需要、提高”的原則,結合建設過程中好的經驗及做法,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相關建設制度,因地制宜、揚長補短,形成適用于我市的倉庫管理安全生產標準,從而科學指導全市物資倉庫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進一步落實信息化管理。進一步升級倉庫物資管理信息化系統,將物資調運、儲備清單及功能講解等內容充分結合,形成“三位一體”管理網絡,為防汛調度提供科學、精準、有效的決策依據。同時,建立監控網絡,對于物資的報廢、更新及調出等實施動態化管理,對于臨近過期、調運偏航等實施預警提醒。
(三)進一步推動精細化管理。繼續按照創建安全標準規范要求,添置、完善相關安全防護設施,為職工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同時,根據防汛設備養護方案及計劃,持續開展并完善各類防汛設備的定期專項養護工作,做到“儲備清單式、發貨菜單式”,確保汛期所有設備“拉得出、打得響”,為防汛搶險提供堅實保障。
作為我市防汛物資儲備的重要窗口單位,我處將“盡職、盡早、盡快、盡全力”創成省級安全生產標準化單位,切實做到 “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努力為新時代水利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