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節水減污,提高用水效率,推動綠色發展,江蘇理工學院積極引入合同節水管理項目,節水效益明顯。
江蘇理工學院是省屬全日制普通高校,地處被譽為“千載讀書地,現代創新城”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三角洲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江蘇省常州市。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00余人(含留學生)、碩士研究生近400人。現有教職工近1500余人,建校面積近千畝,但由于建校時間早,學校地下供水管網老化嚴重,部分供水管道銹蝕,造成地下管網滲漏。為節約水資源,改善用水狀況,學校通過合同節水模式,運用信息技術實施高效節水。
一、市場手段發力凸顯專業優勢
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充分競爭和綜合比選,學校引入專業提供智能節能監管和智慧城市供水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常州常工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學校量身定做節水方案。由專業化公司提供資金進行校園全方位節水改造,運用綜合能耗平臺進行節水數據分析,彌補了學校資金與技術短板。
二、信息技術助推在線實時監測
建設“慧探漏”供水管網滲漏監測系統,通過在管道上安裝智能漏水探測傳感器對供水管道進行在線監測。漏水探測傳感器實時或定時將采集到的供水管道漏水振動信號,通過無線通訊方式發送到數據傳輸設備,并存儲到應用服務器。系統利用漏水探測傳感器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管道漏水準確評估、即時報警,實時分析地下供水管網滲漏情況,及時發現漏點并進行排除。手機端直接與云端服務器相連,出現預警信息可通過手機客戶端告知用戶,同時與地圖相連,能準確定位漏點信息,方便維修。
三、分享節水效益實現互利共贏
常州常工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節水服務管理合同為學校提供節水診斷、方案設計、技術選擇、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安裝調試、運行維護、人員培訓,并通過用水監管平臺管理、地下漏水檢測服務、終端節水改造、運維服務等系統化方案實現節水目的。在合同期內雙方分享節水效益,并由此得到應回收的投資及利潤。合同期滿后,節水裝置和節水設備全部歸學校所有。項目建設期內供水管網監測平臺施工與檢測同步進行,通過慧探漏實時報警定位,已發現并成功修復管網漏損點百余處,經過后期節水優化,預計全年節水量可達60余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