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全市召開冬春水利建設工作會議召開,科學分析當前形勢,研究安排今冬明春和2022年工作任務。市領導許崢、各轄市區人民政府和常州經開區管委會分管領導、水利部門相關人員實地觀摩了鐘樓區農村生態河道立新大溝建設現場和城市防洪工程的鐘樓區南童子河樞紐施工現場。
鐘樓區鄒區鎮立新大溝綜合整治工程南起泰東路,北至支溪河,合計約3.3千米,工程概算766.58萬元,工期60天,施工主要內容為新建砼護岸305米、木樁護岸507米、植被護坡3626米,目前已建護岸段岸坡清雜補種綠化1720米、河道清淤3.3k米,局部臨居民區段設置了人行步道及庭院燈等,整治效果初顯。南童子河樞紐工程總建筑面積1568.3平方米,主要包括節制閘、單項泵站、內外河導流墩、清污機、翼(檔)墻、控制樓、及市政綠化工程等。樞紐節制閘凈寬12米,泵站采用豎井貫流泵(設計排澇流量25立方米每秒,共3臺泵,單機流量8.33立方米每秒),防洪標準采用200年一遇設計水位。目前該工程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計劃工期540天。與會人員對工程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并督促主管部門和施工方搶抓冬春水利建設黃金時期,保質保量完成項目施工。
今年以來,鐘樓區上下精心謀劃、圍繞“聚焦民生辦實事,共織河湖幸福網”大力推進水利工作。重點工程有序推進,南童子河樞紐工程、開發區北區防洪除澇工程、丁溝河等一批重點項目開花落地。農水工作成效顯著,結合高質量發展考核,打造農水“三個一”工程,即打造一批生態河道、一批小微水體、一批田間工程,完成立新大溝等7條生態河道、174個小微水體、5個農水灌溉站整治。全力聚焦幸福河湖,通過筑牢水安全保障、優配水資源供給、提升水環境質量、加強水生態修復、確保可持續利用、注重水文化傳承等措施加緊推進,計劃到2025年,建成區內29條河道基本建成幸福河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