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常州市武進區水利局與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聯合研發了一款水質在線監測“新式武器”——水環境機器人監測設備。
實時“檢測員”—水環境機器人監測系統
在該系統研發過程中,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充分發揮自身在智能制造、試驗檢測等方面優勢,開發出該款集數據監測采集與視頻監控、數據處理、數據無線遠程發送、手機微信、APP、電腦PC端平臺與錨系統等功能于一體的水環境監測機器人系統。
該系統以浮標、路基燈桿為載體,融合水質檢測、數據通信處理等相關技術,每15分鐘一次,對水體的氨氮、溶解氧等主要指標進行檢測更新,實現點位水質監測自動化、網絡化,檢測數據更加全面客觀,可有效避免低頻次人工檢測造成的數據偶然性和波動性。目前,武進城區河道已有12處點位安裝了水環境機器人監測系統。
智能“預警員”—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
該水環境機器人監測系統采集的水質指標檢測數據、現場視頻影像均可反饋至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氨氮濃度、總磷、水溫等數據在手機端上“一目了然”。
一旦水質指標達到上限或現場發生異常情況,信息平臺將自動報警并及時通知相關職能部門,幫助工作人員快速、精準鎖定超標因子,為下一步污染源排查提供科學判斷,有效提升水環境治理效率。
全能“管護員”—多功能河道管護船
為滿足河道管護專業化、精細化管理要求,常州市武進區水利局在永安河、大通河投入使用了多功能河道管護船。該船在前期組裝浮萍自動打撈裝置、曝氣設施、高壓沖洗等多功能設備的基礎上,加裝了水質實時在線分析探頭,使河道管護船又具備了水質采樣分析功能,全面提升河道水質沿程數據采集分析能力,用科技賦能提高河道治理質效。
近年來,常州市武進區水利局持續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積極對接本地科研院所,強化跨界技術交流,將一系列“黑科技”引入水環境治理工作。水環境機器人監測設備、立桿式微型監測站、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多功能河道管護船等一系列新設備的正常投運,為河道水質持續改善注入了智慧化新動能。
武進水利部門將繼續以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為目標,深化科研院所跨界合作,探索利用大數據分析、遠程控制、AI等相關技術,進一步提升相關設施設備綜合性能,為打造“生態創新區、最美湖灣城”貢獻水利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