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出梅后高溫天氣持續、河湖水流多變等影響,市區河道閘站及支浜積聚了大量垃圾和水葫蘆,隨水流入市區河道,老大運河、南運河、北塘河相繼出現水葫蘆、浮萍爆發現象。針對以上突發性情況,市河湖處多措并舉,全力打響河道市容環境保衛戰。
一、梳理重點區域、把控分布流向。市河湖處河道巡查小組迅速行動,逐一排查各河道水葫蘆聚集點及面積數量,梳理出多個水葫蘆大量集聚區域和水葫蘆涌入點。并通過無人機航拍的方式,用科技手段彌補人工巡查的視野盲區,整體把控水葫蘆的流向和分布。
二、集中力量突擊、限時完成打撈。針對梳理出的重點區域情況,市河湖處迅速組織力量集中突擊,調派1艘水葫蘆打撈船、1艘清污船、2艘人工保潔船、2艘電動保潔船,抓緊時間加班加點限時完成打撈,自七月以來每日平均打撈量超5000公斤,極大減少了水葫蘆集聚現象;
三、布設阻攔設施、集中有效清理。市河湖處在市管市區河道及支流支浜河口處布設多條水面漂浮物“攔河收集”網,將分散的水葫蘆和不易打撈的浮萍、樹葉等細小漂浮物集中收集,保潔員可集中清理,既降低了勞動強度,又保障了城區水面環境。每處阻攔設施日均收集各類漂浮物達1噸以上,極大減輕了主城區河道保潔壓力。
四、完善長效機制、扼制爆發趨勢。針對夏季水葫蘆等季節性水生漂浮物易發現象,河湖處通過提前了解協調水利樞紐調度情況、與轄市區開展聯動攔截共同清理、加強零星水葫蘆打撈等長效管理措施,控制水葫蘆向城區蔓延,抑制水葫蘆爆發趨勢。
下一步,市河湖處將繼續完善河道保潔巡查與管護力度,強化部門聯動、機械化打撈等工作方式,優化管理,完善措施,有效減少市河水葫蘆大面積集聚現象,確保主城區河道整潔,行洪暢通,維護市容市貌整體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