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節水型灌區建設,提升農業灌溉用水效率,推動灌區高質量發展,近日,市水利局印發《常州市節水型灌區評價標準(試行)》(以下簡稱《評價標準》)。
規定了市級節水型灌區的創建目標、基本條件與標準、申報與考評等內容,明確了工程設施、用水管理、灌區管理和附加指標4項一級指標,以及灌溉供水保證率、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節水宣傳等21項二級指標。通過灌區自評、地方初評和市級考評三個環節,得分在90分及以上的,經公示無異議后,可獲得“常州市節水型灌區”稱號。
《評價標準》將“灌區智能管理”作為創新內容納入指標體系,提出加快灌區智慧決策系統、自動化監控系統、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進程,實現灌區管理由依靠人工經驗向數字化、智慧化管理的轉變。
《評價標準》強調,按照提升改造農水設施、持續推廣高效灌溉、加快推進農村節水等方面的工作要求,開展生態節水、高效節水灌溉建設,示范推廣智能灌溉技術,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常州特色的節水型灌區。
近年來,市水利局積極推進節水型灌區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級節水型灌區2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