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公布了第五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全國共349個縣(區)上榜。其中,常州市天寧區榜上有名,為全市唯一入選!
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以來,天寧區認真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始終堅持做“532”發展戰略生態中軸的踐行者、奮斗者、引領者。
一、管水有為
系統謀劃定高度。開展“以水四定”研究,編制《天寧區十四五節水規劃》、《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工作方案》和《鄉村振興扶持政策》,推進水資源管理數字化、智能化、精細化,強化取水、地下水、地表水等監測體系建設。
制度支撐減用度。圍繞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推行居民階梯水價、非居民超定額累進加價、節水“三同時”管理制度,476家城鎮非居民用水單位全部納入計劃用水管理,嚴格約束超額用水行為。
監管考核抓進度。印發《天寧區全民節水行動實施方案》,集中開展監督檢查25次,累計封井42口,拆除違規取用河水設施5個。嚴抓用水計量和用水定額執行,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率62%,工業用水計量率100%。
二、護水有方
非常規水利用開源。通過節水減排企業行品牌服務活動,積極推動間接冷卻循環水、工業水和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充分利用海綿城市建設契機,建設橫塘河濕地公園海綿城市示范區、青龍小學雨水收集利用等一批雨水利用示范點,再生水回用率20.3%。
全民護水節流。累計建成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64個、節水型居民小區42個,聘請各類民間河長246名、節水大使10名,增強全民惜水、愛水、護水意識。以“世界水日”、“ 中國水周”為契機,大力宣傳普及節水護水知識,累計向群眾發放節水宣傳資料3.5萬份、宣傳品2.8萬份。
水生態保護提質。全面深化落實河長制,全省首創河道警長制,累計建成幸福河湖15條,治理黑臭河道14條,運河14.7公里環島路由“工業銹帶”蝶變為“城市秀帶”,龍游河成功打造“水清、路通、景美、功能完善、配套齊全”親水新樣板。省考斷面達標率100%,考核水功能區達標率100%。
三、用水有效
農業節水增效。通過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健全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制度,以實施噴滴灌、U型渠等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為切入點,持續推進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率100%。
工業節水減排。堅決淘汰涉水落后產能和高耗低效企業,系統打好節水技改、用水審計、清潔生產、水平衡測試等組合拳,成功申報省級節水型小區10個、節水型企業2家、高速公路服務區1個;創成市級節水型機關3家、節水型學校1家、節水型企業2家、水效領跑者1個;完成水平衡測試9家、用水審計4家、節水技改項目1個。
城鎮節水降損。累計建成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12個,整治 “小散亂”排水847個、單位庭院排水33家、老舊小區陽臺水62家。
節水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下一步,天寧區將繼續踐行國家節水行動及節水型城市建設要求,持續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在建設能級更高、支撐更強的長三角生態中軸樞紐中當勇挑大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