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暴雨消散后不久,洛陽鎮的河道邊上便又出現了河長們熟悉的身影。他們心懷鄉土,用自己行動為洛陽鎮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水美答卷添加生動的注腳。
今年,是洛陽鎮全面推行河長制的第六年,大小河道水質持續好轉。洛陽鎮圻莊、東尖、民豐等片區已開展幸福水鄉連片整治,全鎮成功創建了3條市級“五好河道”、2條區級“生態河道”、1個常州市小微水體示范村、4個武進區小微水體示范村,治水工作成效顯著,贏得了群眾滿意的掌聲。
書寫水美答卷,就要提升治水理念。洛陽鎮瞄準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目標,全鎮域推廣大中小微連片治理,將河長制等河道監管模式從骨干河道向小微水體全面延伸,由點及面擘畫幸福水鄉藍圖。截至上半年,洛陽鎮已完成虞橋直街等36個小微水體整治提升工程,同時配套管護措施,在河長制的制度保障下,大部分小微水體恢復了“為有源頭活水來”的自然水韻。開門見水,水清岸綠,這是洛陽鎮百姓家門口的詩意生活。
書寫“水美答卷”,就要拓寬護水主體。隨著河長制的全面推廣以及鎮域范圍內幸福水鄉連片整治活動開展的不斷深入,全民護水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在洛陽鎮舉辦的“同建水美武進 ‘河’我守護YOUNGHOO 河長在行動”主題活動中,企業河長黃海平與各村級河長互相交流治水之道,護水經驗,體現了護水的企業擔當。在活動現場,洛陽初級中學、洛陽中心小學、戴溪小學三所學校合作組建3支“河小青”隊伍,桑榆河長代表與“河小青”代表共同開啟“大手拉小手 共護幸福河”行動,將保護水環境的生態文明理念厚植在孩子們的心底。
書寫水美答卷,就要創新管理模式。近年來,洛陽鎮在河長制的深入實踐中,一直在探索河道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機制。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下,洛陽鎮首推人大代表河長制監督模式,以人大的監督力量助力河長制提質升級。全鎮各級人大代表切實監督河長工作職責落實,在群眾和政府各職能部門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他們積極協助河長制定河湖水環境治理“一河一策”方案,協同推進年度任務實施,著力監督沿河企業做好截污納管、農村生產污水達標排放、河面畜禽養殖及岸坡雜物堆放等工作,讓人大代表監督、河長巡查、保潔員保潔、村民參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真正地讓河長制走進了“河長治”。
優美的水環境寄托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載著洛陽鎮的魅力與活力,群眾對幸福水鄉的需求依然迫切。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下一步,洛陽鎮將積極探索河湖治理新模式,拓寬護水主體,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新格局,為洛陽鎮的水美答卷添上更加濃墨重彩的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