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溧陽市圍繞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積極推進河長制工作,把提升水環境質量作為核心、把突出問題整改作為關鍵,多措并舉,加強水生態環境治理,改善水生態環境,發揮水生態效益,做好“水文章”,擦亮溧陽綠色生態底色。
實施碧水攻堅戰,提升水體質量。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均達到100%,其中前留橋、土山大橋達到Ⅱ類水質,市考斷面優Ⅲ比例也達到100%。成立太湖綜合治理指揮部,制定三年行動方案,分區分期分類整治水環境,全面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實施多項治水工程和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同時,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完成15條支流支浜消劣整治和103條問題河道環境整改。推進水葫蘆專項清理工作,全年清理處置水葫蘆、水花生、浮萍等水面漂浮物39260噸,較2022年增加44%。天目湖成功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持續打好攻堅戰,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通過全域覆蓋、集中納管處理、點源治理等措施,全市共1317個自然村完成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此外,加強鎮村級河湖長責任,推進小微水體整治,完成326個小微水體問題整治和80萬方土方疏浚工程。
穩步推進幸福河湖創建。重點推進上興鎮上興河、別橋鎮一龍河創建常州市級示范幸福河湖;上興鎮樹頭崗村、天目湖鎮謝家頭村、戴埠鎮王家村3個小微水體創建常州市小微水體優秀片區。陶家河、沙溪河等18條河道,樓塘水庫、大山口水庫等16座小型水庫成功創成溧陽市幸福河湖。大力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空間保護,新增造林綠化0.6萬畝。
溧陽市還積極探索實施跨界河湖域合作機制,與上游安徽省郎溪縣和廣德市聯合制定了跨界河湖聯合機制,通過聯合巡河、實施聯合水政執法、生態共管、信息共享、聯合監測等措施,解決了跨界河道水葫蘆堆積問題,共同促進區域水生態環境的提升。
下一步,溧陽市將堅定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河長制為抓手,從解決突出河湖環境問題入手,通過點面結合、標本兼治的方式推動河湖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