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綜合治理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治山理水,才能顯山露水,守住綠色發展底線不是一道可有可無的“附加題”,而是一道勢在必得的“必答題”。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專門詢問了太湖水質和藍藻情況。同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時再次強調,要“把長江和太湖流域等生態環境保護好”。圍繞太湖治理,遙觀鎮積極開展涉磷企業規范整治,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污水管網,不斷改善水環境,擦亮“水名片”,作好“水文章”。
“人大+河長” 凝心聚力促落實
遙觀鎮及時調整“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確保巡查工作交接不斷檔、履職零缺位、管護不脫節,積極探索建立“人大+河長”協作機制,充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作用,巡查及時,整改有力,共護一方碧水。
3月19日,常州經開區人大代表薛飛圍繞鎮內重點支流支浜整治,帶隊督查美麗常州建設工作并提出意見建議。鎮人大代表周海良每周定期巡查,他將巡查中發現的問題拍照打卡上傳到“河長云平臺”。鎮河長辦及時關注平臺信息反饋,做到立查立整立改。一次周海良在日常巡查中發現某條村級河道水體突然發黑,排查后發現是周邊污水管道破損,溢流到雨水管道。周海良第一時間將問題反饋至鎮河長辦,鎮河長辦及時修復破損管道,以最短的時間消除了水環境隱患。
治理+“智”理 動真碰硬促整改
今年,遙觀鎮將接續攻堅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專項行動,持續開展涉磷企業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五期),包括污水主管網調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內容,優化污水管網運行狀況,提升污水收集率,進一步保障河道水質。
從“治理”到“智理”,遙觀鎮在與采菱港、京杭運河等主干河道相聯的6條支流支浜均安裝了水質在線檢測設備,通過智能化手段監測支流支浜總磷、氨氮指標,并轉化為直觀圖表數據,對河道水質實時預警預報。此外,還安裝了監控攝像設備,實施監管支流支浜的水體環境。
考核+示范 多措并舉促實效
組織開展企業環境管理培訓,提高企業水環境保護參與度。將巡河率、支流支浜水質等納入村(社區)考核內容,持續推進市級農村生態河道、市級示范幸福河湖,省級、市級節水型企業等各類創建工作,進一步強化示范引領。
去年,遙觀鎮圍繞太湖綜合治理,重點河道共計清淤12.1萬立方米,建設污水主管網8.4公里,排查、錄入太湖流域二級保護區內企業226家。對前楊浜等8條河道完成消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100%。宋劍湖片區治理工程獲評全區唯一“市生態綠城建設優秀項目”,黃天圩溝河道創成市級示范幸福河湖。全鎮已創成市級示范幸福河湖3條,區級幸福河湖8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