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新建成的常州市“三法銜接”宋劍湖生態保護基地正式對外開放,通過強化濕地司法和公益保護,構建“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相結合的生態檢察模式,強化溝通、協調、共享、合作的“多元共治”保護機制,共建公益保護共同體,推動宋劍湖濕地法治保護、水環境提升取得實效。
近年來,常州經開區不斷完善“河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強化信息共享,通過聯合巡查、信息交換、現場監督、聯合辦案等方式,推動經開區河道生態環境保護突出問題整治。持續探索“河長+警長+網格”管理新模式,聯手打擊涉河違法違規行為,共同保護水生態環境,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作用,形成群策群力、齊抓共管的局面。
為了充分發揮河長、檢察長在河道治理中的協調監督作用,2021年,經開區河長辦和經開區檢察院聯合印發《關于建立“河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的實施意見》,以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為主要任務,夯實綠色發展基礎,保護河湖生態環境。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完善,“河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為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提供了有力保障,促進了經開區各級河長湖長和有關責任單位履職盡責,不斷提升河湖管理保護法治化水平,有力推動了經開區范圍內一系列涉水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進一步改善水生態環境。
常州經開區將進一步落實“河長+檢察長”工作機制的各項要求,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堅持“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推動行政執法和檢察監督無縫銜接,形成工作合力,打造水清岸綠、文昌人和、河暢景美、宜居樂業的幸福河湖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