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之美,在水之秀。今年,金壇區實施“麗景金沙”民生實事項目,計劃建成市級示范幸福河湖30條、整治提升小微水體21個,實施農村河道輪浚、生態清淤60萬方以上,持續優化水生態,奏響“人水和諧”的動人旋律。
清淤疏渠臨水得其“便”
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農田灌溉用水進入高峰期。指前鎮豐產村種植戶老張說:“農田灌溉用的水都來自東窯頭河,水質干凈、水量也充足,我們有信心今年又是大豐收。”
東窯頭河位于指前鎮豐產村,東至豐產垛引水河,西至東窯頭站,河道長2.64千米,是一條集行洪、調蓄灌溉、引水等功能于一體的鎮級河道。5月中旬,指前鎮對東窯頭河開展農村河道輪浚工程,清淤長度2.4千米,清淤平均深度約1.4米,蓄水能力增加2.1萬方。“今年以來,指前鎮投入550余萬元對東風排澇河、東干河、東窯頭河等實施農村河道輪浚工作,總清淤量達9萬立方米。”指前水利站副站長鄧章介紹。
日前,在儒林鎮河下河(湖頭段)清淤整治工程現場,厚重的淤泥如磚塊般堅硬,施工人員先利用高壓水槍沖刷底泥,將底泥攪動成泥漿后,再抽排到事先設置好的區域,清淤長度約0.939千米,清除淤泥2.14萬方,預計8月下旬完成清淤工作。儒林水利站工程員陸言表示:“清淤后增加了河道容量,能夠更好地滿足周邊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清淤作為治水的關鍵舉措,可有效降低氮磷釋放總量,改善河道水環境。今年,我區計劃農村河道輪浚土方70萬方,截至目前,已完成清淤31萬方,總工作量將于12月底前完成。
幸福打造近水享其“美”
日前,“夏游上阮 果然有料”2024金壇茅山上阮水果采摘季在薛埠鎮上阮村啟動,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體驗采摘樂趣,與其相鄰的阮湖,成為不可或缺的愜意點綴。
阮湖原名加工廠壩,水域面積約5500平方米,曾承擔周邊農田灌溉、居民生活用水等功能,2013年起開展提升整治、河塘清淤、周邊綠化等,并在水域周邊景觀上進行一體化改造,鋪設步道、臺階,建設親水平臺。南京游客曾女士說:“之前在露營基地露營時,經常會去阮湖邊散步,踏著夕陽,非常浪漫。”
今年,薛埠鎮計劃打造上阮村小微水體優秀片區,包括阮湖、村西長塘、上家魚塘3處水域,水域面積約8700平方米。通過景石生態護岸、漿砌塊石擋墻等方式恢復岸坡,最大程度保障岸坡穩定性,周邊有成片的樹木綠地,平均綠化覆蓋率達92.8%。
放眼全區,像上阮村小微水體這樣,在持續治理下實現“蝶變”的水域比比皆是——
金城鎮后關河實施河道整治工程,沿線采用雨污分流排水體制,根據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常州分中心今年2至6月對后關河水質監測結果,后關河水質綜合類別為Ⅲ類。
堯塘街道小橋頭村10處小微水體,通過種植觀賞植物、修建微景觀、搭建親水平臺等措施,將小微水體治理與人居環境整治同步推進,打造出一處別具特色的自然氧吧。
西城街道岸頭小微水體結合岸頭文化廣場建設,將當地傳統文化、民風民俗、歷史背景和景觀設計融合在一起,并設置活動平臺、親水設施等,豐富空間層次,打造有吸引力的休閑空間。
我區將持續推進“麗景金沙”中河道建設內容,既兼顧防汛抗旱、凈化環境和生態修復功能,同時將河湖治理與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生態休閑有機結合,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綜合優勢,更好地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