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渠、塘、壩等小微水體是江河湖庫的“毛細血管”,流動性差、自凈功能弱、規模小、數量多,散布在田間路邊、房前屋后,與老百姓接觸最密切,與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社會發展和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等要求越來越高,治理小微水體迫在眉睫。
武進區洛陽鎮天井村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指導理念,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建立農村河道、溝渠定期輪流疏浚整治機制,推進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水體面貌及周邊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實現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人歡”。
為了讓治理成效長期保持,天井村將不斷加強河長制及小微水體治理的宣傳工作,增強群眾“愛水護水”思維。同時將小微水體治理融入農業產業建設和環境衛生管理,實現長效管護,抓實抓好小微水體治理,打通護水治水的“最后一公里”。
群眾之事無小事,細微之處見真情。近年來,武進區按照《關于推行小微水體河長制的指導意見》(常河長〔2020〕1號)相關要求,持續推進小微水體治理工作,并結合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洮滆片區(武進)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縣等重點項目,不斷提高整治標準,打造出一批市、區級小微水體優秀片區,為群眾幸福“加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