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經開區橫山橋鎮省莊村數字省莊平臺監控室,大屏實時顯示村小微水體水質指標,平臺操作人員楊幀幀正遠程控制小微水體內外循環系統,進行自動補水。這是省莊村為小微水體治理及長效管護開發的專項管理平臺,也是全市首個村級小微水體信息化在線平臺。
小微水體是分布在城市和鄉村的溝、渠、溪、塘等,規模小、數量多、流動性差、自我凈化能力弱。“全村化糞池分布散亂且年代久遠,還存在排污不規范的問題,外溢情況時有發生,導致周邊水體污染嚴重,一直是環境整治工作的‘痛點’。”省莊村村委副主任過云龍說。
5月,省莊村選取4個小微水體開展治理工作,采取疏、截、堵相結合的方式,升級改造化糞池,構筑截污井、截污管道等,將污水輸送至截污泵站,杜絕污水直接進入或者通過土層滲透進入小微水體。
“常規的治理手段治好了污染的源頭,卻不能還原清澈的水體。”過云龍告訴記者,為進一步凈化水質,省莊村投資100萬元,新建小微水體內外循環系統,4個小微水體進行內循環的同時,將外河活水引入村中水體再回流外河,實現外循環。
如何精準把控水質變化?省莊村打造科技“利器”——數字省莊,綜合運用現代化傳感器技術、設施遠程控制技術和數據在線分析技術等,實時監測小微水體的多項水質指標,遠程控制長效管護系統中各項設備的啟停。
“村委東側的3號小微水體已完成治理,同步打造景觀綠化,其余3個小微水體正進行環境提升改造,預計本月底完成。”過云龍說。景觀打造使用園藝手法,搭配多樣植物群落,復原周邊生態體系;打造農家書屋、讀書漂流亭,提升配套服務能力;構建水美景美的口袋公園,增強周邊村民的幸福感。
每天早晨,3號小微水體霧氣繚繞,草坪整潔干凈,水質清澈見底,一旁的藍色健身步道上,有村民們晨練的身影。夜色降臨,水體旁的涼亭內分外熱鬧,村民是倩英每天都帶著小孫女來打卡,“眼看著水塘變得清澈、環境變得美麗,生活在這里很幸福。”
“我們還將對方家塘自然村的5個小微水體進行治理。”過云龍表示,將在“精”上下功夫,在“細”中抓落實,不斷扮靚小微水體,讓“水清、河暢、岸綠、景美”成為常態,再現生態、人文、景觀兼具的大美鄉村“畫作”。
省莊村將現代化技術應用在小微水體治理中,有效提高了治理成效,為常州經開區治水護水工作打造了‘新樣本’。水清、岸綠、景美、人歡,百姓身邊的小微水體舊貌換新顏,常州經開區的小微水體整治工作一直在持續進行中,今年將繼續完成102個小微水體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