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水利廳公布全省2024年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結果,常州市在全省綜合考評中脫穎而出,獲評“優秀”等次。這一榮譽的取得,標志著常州市在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以制度為綱,交出亮眼“成績單”
剛性約束全面強化:科學分解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目標,實現年度用水計劃和強度控制率100%;完成2369個取水口信息比對、282個計量設施檔案完善,整改違法取水問題12項,整改率達100%。
改革創新縱深推進:首創農業灌溉用水核算模型,精準測算年度農業用水量;完成3單地表水水權交易,交易水量66.3萬立方米;實現縣域水資源管理規范化建設和省級開發區水資源論證區域評估全覆蓋。
生態保護成效顯著:首開水資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共在8個違法取水案件中開展生態損害賠償8.46萬元。
以創新為擎,打造管理“樣板間”
農業用水科學化:開展農業灌區精準計量試點,構建全省首個農業灌溉用水核算模型,為農業用水精準核算提供數據支撐。
管理機制協同化:建立違法取水投訴舉報統籌辦理機制、部門數據共享工作機制和跨部門聯合監管工作機制,在涉水領域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行政檢察、公益訴訟三法銜接機制,破解違法取水追責難題。
管理手段數字化:建成水量核定在線管理系統,非農取水在線監測網絡實現全覆蓋,198個取水點數據實時接入省級系統,推動管理邁向智慧化。
以節約為本,樹立節水“新標桿”
市場化手段激活節水動能:全年發放“節水貸”4.7億元,惠及32家企業;完成合同節水項目6個,年節水量43萬噸,經濟效益超166萬元。
節水產業蓬勃發展:全市節水產業總產值突破75億元,武進節水產業園成為全國示范標桿,吸引省內外考察團6批次調研。
全民參與氛圍濃厚:連續17年開展“生命之水”主題教育,覆蓋人群超9.3萬人次,節水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常州市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持續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為常州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水動力”,為江蘇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貢獻更多“常州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