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
《北上》讓江蘇的大運河IP聚合破圈
一河通南北
蘇杭運河天寧段
全長約10公里
流經蘭陵、天寧、茶山、雕莊四個街道
見證了舟楫往來
也催生著新的篇章
讓大運河始終生生不息,是每個時代不變的選擇。近年來,天寧區對運河整治不斷“加碼”,使古老的運河重煥生機,成為城市綠色發展的亮麗名片。
為營造水清景美的人居環境,天寧區蘭陵街道采取“治、管、護”三步走,構筑全方位防護,再現秀美大運河。
治:溯源,精準施策
蘭陵街道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治”的原則,深入排查運河周邊的污染源,特別是生活污水排放口,為后續的雨污分流改造奠定了堅實基礎。歷時三年共投入三千多萬元對運河沿線5個小區進行雨污分流改造,構建起“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立體防護網。運河蘭陵段長期保持在Ⅲ類水標準。
管:監測,科技賦能
蘭陵街道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引入無人機與無人船進行運河監測,不僅定期清理河道垃圾,還通過精準巡航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問題,極大地提高了治理效率和精準度。這些高科技工具成為運河治理的得力助手,確保了治理工作的智能化與高效化。
護:動員,全民參與
隨著水質提升,消失多年的白鷺、夜鷺重返運河濕地。蘭陵街道借此契機,聯合社區共同開展“愛鳥周”主題活動,通過科普展覽、互動體驗等形式喚醒居民的生態保護意識。通過抖音、微信視頻號發布視頻,傳遞生態保護理念,讓更多人了解運河的歷史與價值,激發大家共同守護這份珍貴的自然與文化遺產。
蘭陵街道實施長效治理策略,不僅注重雨污分流系統的維護,還推動形成全民參與的生態治理體系。皮劃艇愛好者組成的“運河護衛隊”和居民志愿者成為運河保護的生力軍,定期清理河道垃圾,保持環境整潔。同時,還投入500萬元資金重塑南門書場綠地公園生態,這些措施共同作用下,運河沿線蘭陵段生態環境持續優化。
古老的運河
永遠奔涌著新鮮的水流
漫步在蘭陵街道的運河邊,清澈的河水、歡快的鳥鳴、綠意盎然的公園,夜幕降臨時,運河倒映著萬家燈火,也映照著人類與自然共同書寫的未來。這里將繼續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同譜寫生態協奏曲。
|